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正文

90后婚恋观

摘要:爱论文网收录90后婚恋观,(一)研究由来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中原本占少数的女生比例就一直在不断上升。而像在师范类大学之中,女生就一贯占据着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2009 年至 2013 年...大家一起来看下90后婚恋观吧。

90后婚恋观

(一)研究由来

自大学扩招以来,大学中原本占少数的女生比例就一直在不断上升。而像在师范类大学之中,女生就一贯占据着人数上面的绝对优势。2009 年至 2013 年,华中师范大学本科新生中女生所占比例分别 64%、66%、69%、70.64%、72.87%,逐年上升。此外,在对 27 所师范院校近万人抽样调查中,在校师范生男女比例差距明显加大,女生占 65.3%,男生仅占 34.7%①。以往女生不占优的一些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科院校,近年来也呈现出女生比例不断上升的趋势。比如,武汉大学录取的女生比例,从 2005 年的 34.4%增加到了 2009 年的 40%②。女生的人数在全面上升,甚至包括像从事火箭发射、飞行器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这类对于女生比较冷门的学院,其女生比例也从 2008 年的 13.8%逐年上升到了 2011 年的 16.4%。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看,一个群体中的性别比例状况会对其中的个体产生在择偶、婚姻、攻击性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大学生正处在美好青春的关键时期,在埃里克森的生命周期理论中,这个时期的她们所要面对的是关于亲密与孤独的冲突问题。如何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或至少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对于她们来说都是一门在步入社会前所应该学习的“课程”,并将直接影响他们日后在婚恋等方面的诸多抉择。基于此,本文拟选择性别比例失衡较为严重的大学生为对象,就性别比例失衡背景下她们的婚恋观做初步的实证研究。

(二)核心概念说明

婚恋观是本文的核心概念。对于婚恋观,目前尚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徐明认为:“婚恋观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③。”纪秋发则指出:“婚恋观是人生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重要体现,是指人们对男女两性婚姻关系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它包括人们对爱情的基本观点(恋爱观),人们对爱人的期望、人们对各种婚姻形式及其变异的看法、人们对性行为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作为婚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④。”而苏红提出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界定:“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⑤。”

在综合各家观点后,笔者认为90后婚恋观不应该仅仅被认为是婚姻观和恋爱观的组合,它也包括了择偶观和性观念。后两者虽然也存在于前两者之中,但其重要性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提高、地位也不断独立出来,从而应该被视为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比如,原先择偶仅限于结婚前,但现在离婚越来越多,以至于第一次婚姻前的择偶观和再婚时的择偶观就可能并不相同。至于性,诸如婚外发生的一夜情、嫖妓、婚前性行为等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因此,婚恋观或许可以被认为是对择偶,婚姻关系和婚姻生活,婚前、婚中或婚外的恋爱,以及其中的性的看法和态度。并且,这种态度不仅限于认知。一个生物学家可能会觉得爱情只是荷尔蒙和多巴胺的关系,但在看到心动异性时依旧会面临自己之后是否要展开行动的抉择。就好像“态度三要素说”所认为的那样,态度不仅包括了认知,而且也还包括着情感以及行为

(意向)。那么,人们的婚恋观也就不仅包括他们对其的认知。

在本文中,婚恋观被定义为个人对于择偶,婚姻关系和婚姻生活,婚前、婚中或婚外的恋爱,以及其中的性的看法和态度。且不仅包括对于这些内容的客观认知,也包括了主观情感和面临抉择时的行为倾向。

(三)个案概况

基于人力、财力、物力的限制,以及地缘优势的便利性,本次调查选取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的部分90后大一至大四的全日制在读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

杭州师范大学地处于浙江杭州,学校目前总共有包括仓前和下沙在内的多个校区,并以仓前新校区为主。而根据其校网上的统计,截止到 2016 年的 12 月份,学校目前总共有全日

制在校生 21000 余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本科生 17000 余人、博士和硕士学位研究生 2300余人,留学生 1500 余人;教职工近 2200 人,专任教师 1500 余人。且根据后勤部门的数据,仓前校区人口规模约一万多人,男女比例约 3:7,学科以文科占绝大多数。

由此可见,杭州师范大学是一个性别比例明显失衡的师范类大学,该个案对于研究的问题具有代表性。

 

研究假设与问卷设计

(一)研究假设

基本假设一:大学校园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失衡会对其中个体的婚恋观产生影响。 基本假设二:当前大学生的婚恋观具有独特性。

基本假设三:大学生婚恋观的独特性与性别失衡存在关联。

婚恋观大致可包括婚姻观、恋爱观、择偶观和性观念。因此,性别比例失衡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因这些影响涉及面极其广泛,限于篇幅和笔者能力,拟集中研究以下方面:

1、性别比例失衡对大学生婚姻观的影响

(1)“女汉子”的增多会不会使大学生对家庭中夫妻地位的看法更趋开放?比如,那些原本持“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婚姻角色观的人发生观念的逆转?

由于女多男少,很多时候在一个学生活动中担任主角的都会是女生。脏活累活是她们、抛头露脸也是她们,很多“女汉子”因此而诞生。从“女汉子”这个词中就能看出,之所以这么称呼,是因为她们“包办”了很多在传统社会认知中认为应该是由男性来完成的工作。

就像在别人拍手时人们也会拍手,而别人笑时他们也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就会认为“心理的机能就是人、行为以及环境这三种决定因素之间的一种连续不断的交互作用①。”他人的行为也会在另一部分人的观察中成为示范,从而影响其认知并最终反馈到行为层面。那么,在这种耳濡目染之下的大学生,她们的婚姻角色观又是否会受到影响呢?从大一到大四,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对家庭中夫妻地位的看法是否会越趋于平等呢?

(2)长期处在性别比例失衡的环境中,是否会导致性别优势那一方更多地倾向晚婚,或者反倒是甘愿放弃部分婚姻自主权而寻求相亲呢?

长期处在性别比例失衡的环境中,会使得性别优势那一方的人感受到更多的婚恋焦虑。

在慕晗梦对性别失衡专业学生的婚恋焦虑因素的调查中就有发现:周围环境性别比例失衡是导致大学生产生婚恋焦虑的第 3 位影响因素①。而女性的结婚年龄在一般情况中又往往比男性早。那么在女多男少的师范院校,女生面临的婚姻焦虑无疑更明显。而为了应对这种焦虑,她们的行为倾向是否会发生改变呢?且是会更多地倾向于晚婚还是趁早去“相亲”呢?

2、性别比例失衡对大学生恋爱观的影响

(1)由于恋爱可能性的降低和男女在恋爱机会上的不平等,是否会导致恋爱动机的变化。比如,男生更趋向于仅仅为了体验而恋爱,以及女生将恋爱更多地作为结婚的考量? 恋爱是否要以婚姻为目的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即便有些人可能会用“不

以结婚为目的的谈恋爱就是耍流氓”这样的评论来有所贬低。然而,如果一个人在结婚前有机会体验好几场恋爱,那么他会不会就不再以结婚为目地去用心投入每一次的恋爱中。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她无法确定自己还能谈几场恋爱,那么她是否就会在恋爱中加入更多婚姻的考虑呢?

且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研究,由于亲本投入上的两性差异,女性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往往比男性更慎重。

如果仅从数量上看,那么目前师范院校女多男少的环境或许就可能会促使这种分化的进一步加深。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机会谈恋爱,而女生又往往结婚要更早。那么,是否会导致男生更多地只是为了体验爱情而去恋爱?女生又是否会在恋爱中更早地开始考虑婚姻呢?

(2)整个校园情侣数量较少而身边的人单身更多,这是否会使人在大学期间谈恋爱的勇气减少呢?或正相反,出现为了刻意表现而去谈恋爱呢?

正如迈尔斯所说:“个体在面临一致性的群体时所面临的从众压力是非常大的②。”如果周边的人大部分是单身,那么谈恋爱反倒可能被认为是“异类”。即便别人所投以的都是羡慕的目光,也依旧会对恋爱双方产生过多的关注和不必要的压力。又如,一个人周边的朋友都在谈论如何“脱单”,而他已经在谈恋爱了,那么如果这个群体不够理性,则他可能会被排挤在话题之外,甚至进一步被整个群体所排斥。在此背景下的抉择就可能形成两种行为倾向间的“对峙”了。

那么,在性别比例失衡的师范院校,那些想恋爱而没恋爱的和那些已经在恋爱的人中,前者有多少可能是出于要与大众保持一致的想法而不去恋爱,后者有多少是为了刻意彰显自己而在恋爱呢?

(3)由于女多男少,会不会导致男生恋爱忠诚度的降低、滥情的出现以及女生对此的纵容?

由于男女生本身数量的不均衡和校园环境相对封闭,在这情况下的男生,其恋爱的潜在机会要高于女生,而分手的成本则要低于女生。那么,男生的恋爱忠诚度是否会因此下降,甚至出现“脚踏多条船”的滥情现象呢?而女生则会不会委曲求全,为了保证恋爱关系的持续而出现对恋人低忠诚的纵容呢?

而且,男生的滥情现象会不会在有能力的学生身上更明显呢?比如曾在网上引起不小轰动的,武汉大学的学生会主席在恋爱期间主动向 300 多名女性“约炮”的新闻事件。

3、性别比例失衡对大学生择偶观的影响

由于女多男少,是否会导致女生择偶的标准下降或男生择偶的标准上升?

不管有没有打算在大学阶段寻找自己的婚姻伴侣,身边生活的异性都会是自己对未来婚姻择偶的一种参照。女多男少,则相应的是优秀女生要多于优秀男生。一个习惯了身边有很多优秀女生的男生和一个习惯了身边大都是相对普通男生的女生,他们的择偶标准是否会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呢?比如,女生择偶标准的下降和男生标准的上升。

4、性别比例失衡对大学生性观念的影响

与异性间建立亲密关系的希望降低,为了满足建立亲密关系的需求,是否会使得更多人成为同性恋或至少对同性恋的态度更开放?

在生命周期理论中,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正好是要开始与他人发展深度关系的时候,既有孤独的问题又有亲密的需要。性别比例的不平衡,使得彼此对异性的接触会相对较少。吴海波“关于大学生群体男生占优势对男女生心理素质影响”的调查表明:“男生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及男女生同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较刚入学时的平均值均有上升①。”可见,在性别失衡的环境中,异性之间是存在着一定的交往障碍的。

在这种背景下,是否会促使她们转而寻求同性间的亲密关系,甚至出现替代异性的情况?或者至少,会不会影响到学生对自身以外的同性恋关系的看法?

上一篇:人体健康检测仪

下一篇:创新思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