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毕业论文 > 正文

南京梧桐树事件

摘要:爱论文网收录南京梧桐树事件,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是通过熟人网络来获取必要信息的,那时,媒介是一种补充,比如早期的英国报纸,就是一种非常小众的印刷品,只有商人和政治家需要借助其了解社会信息...大家一起来看下南京梧桐树事件吧。

南京梧桐树事件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主要是通过熟人网络来获取必要信息的,那时,媒介是一种补充,比如早期的英国报纸,就是一种非常小众的印刷品,只有商人和政治家需要借助其了解社会信息。但在现代社会使社会生活的空间不断扩大,人们已然不可能通过熟人网络或者直接接触获取全部必须的信息。所以,媒介已然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焦俊波﹒突发事件舆论引导机制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13

]

“报纸即民主”,在报纸刚刚出现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此理论为西方世界广泛接受。在西方的政治文明中,有一颗璀璨的明星——雅典。雅典事事民主,所有事情由公民大会决断,它用最朴素的举手表决的方式以及昌盛的国运,告诉后人一个道理——民主即繁荣。但在工业化以及国家疆域不断扩大的时代,民主却遭遇瓶颈,即使政府赋予人民充分的民主权利,却缺少两个必要的前提条件:首先,公民要知道相关的信息,何时何地行使他们投票的权利。其次,公民要有一定的政治素养,他们需要知道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而报纸的出现,恰当地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如果我们以民主参与的眼光来审视公民的社会事件参与行为,那么他们正是在充分行使“投票”的权利,南京“梧桐树事件”正是一次成功的案例,公民在媒介的帮助下,不仅运用手中的“选票”达到了目的,甚至连这场选举都是公民自身发起的。公民在媒介的帮助下淋漓尽致地施展民主的权利,而这正是媒介干预的最大好处。

梧桐树事件起初在网络中发酵,由草根声音发起护树呼吁,直到2011年3月13日,著名足球解说人南京人黄健翔在自己的微博中发起了“拯救南京梧桐树”网络号召令。黄健翔在微博上的呼吁立即得到了大批网友的呼应。其中不少网友都是南京人,或者到南京来过,对沿街的梧桐树阴都非常喜爱。不少网友表示,地铁建设部门在迁移这些梧桐树的时候,应该提前做公示,WW征询南京老百姓的意见,尽量少迁移。之后孟非、陆川、姚晨等一大批“意见领袖”纷纷支持“护树运动”。再之后的护树运动愈加如火如荼,民意的诉求,最终使南京市政府停止移栽梧桐树。

据统计,梧桐树事件舆情共经过22天,高潮期从13日到17日不过四五天,共引发新闻报道1375篇,新闻跟帖评论13289条,涉及网站170家;相关论坛主帖514个,网民跟帖评论5155条;相关博客文章415篇,评论412条。起初先有网络媒体的呼吁,之后传统媒体也陆续跟进,对事件的解决起到了极大作用。

媒介公共参与的优点在于,因为有了媒体,公众的诉求不再是单一无力的呐喊,媒介作为社情民意的“反映人”,可以形成“公众的合意”,这种巨大的舆论,其力量完全可以与权力相抗衡。自古就有“民意不可违”的训诫,但关键是如果没有整合民意的工具,那么民意也就没有存在的前提条件。历史证明,社会从来没有因为一小部分人的意见而改变走向,但如果是公众集合的意志,就有可能改变历史。在媒介出现以前,这种情况极少发生,并且都带有武装革命的成分。在媒介出现以后,社会民意的表达已经有了常态化的可能,人们已然有了民主参与的条件,对于民众来说,媒介不仅是他们得知社会事件信息、以便于社会参与的工具,而且公众更能通过在媒介表达意见而达到有效参与社会民主决策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民意得到上达,社会因此得到符合民众意见的改造,并因此得到协调。[郭中实,陆晔,周葆华﹒信则行:媒介信念与媒介参与﹒“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

上一篇:媒介批评

下一篇:营销实习报告